Home Blog Page 3

科爾頓·安德伍德與喬丹·C·布朗即將迎來新生兒

0

科爾頓安德伍德和喬丹C布朗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在當今社會,愛的多樣性和接受不同形式的家庭已成為討論的熱點。最近,前NFL球員和真人秀明星科爾頓·安德伍德(Colton Underwood)和他的丈夫、政治策略家喬丹·C·布朗(Jordan C. Brown)的喜訊,為這一討論增添了更多色彩。他們宣布即將迎來一個男嬰,這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生活的一個巨大轉變,也是對社會接受和慶祝多元家庭形式的一個重要標誌。

### 從單身漢到爸爸

科爾頓·安德伍德首次引起公眾注意是在電視真人秀節目《單身女郎》、《天堂學士》和最後作為主角《光棍》中。他的旅程從NFL線衛到真人秀萬人迷,再到勇敢出櫃,並與喬丹·C·布朗結婚,這一路走來充滿了轉折和挑戰。現在,他們準備迎接新的生命,開啟父親角色的全新篇章,這無疑是科爾頓人生中最令人興奮的角色。

### 為人父母的雲霄飛車之旅

科爾頓和喬丹的父親之旅充滿了期待和挑戰。科爾頓分享了他們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期待,表示這整個過程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令人謙卑、令人興奮,而且真正令人大開眼界。他們期待所有的小時刻,包括抱著孩子、餵他、幫他換尿布,最重要的是,向他展示他已經受到了多麼的愛戴。

### 揭示男性不孕症

在成為父親的路上,科爾頓對他們面臨的挑戰持開放態度,特別是在男性不孕症方面。他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能夠提高人們對男性不孕症的認識和理解。科爾頓接受了六個月的“精子康復”,包括激素治療、定期鍛煉以及避免熱水浴缸和桑拿,最終成功增加了精子數量,為體外受精(IVF)做好了準備。

### 尋找完美的卵子捐贈者

選擇卵子捐贈者是他們旅程中的重要一步。科爾頓和喬丹希望找到一個有深度、很酷的人,他們相信先天與後天的關係,希望能夠向孩子傳達愛。這一過程充滿了期待和希望,也反映了他們對未來孩子的深切關愛。

### 慶典胚胎移植

當胚胎移植的時刻到來時,科爾頓和喬丹選擇了一個親密而充滿愛的環境,讓這一刻變得特別。這不僅是技術上的一步,更是情感上的一個重要階段,象徵著他們作為父親的旅程正式開始。

### 科爾頓和喬丹的新篇章開始

經過一年多的計畫和希望,科爾頓和喬丹終於迎來了他們生孩子的夢想成真。這對夫婦和他們的兩隻狗Scout和Zooka一起生活,他們對即將到來的父母生活充滿了期待和喜悅。

恭喜科爾頓和喬丹開啟人生的新篇章,成為真正的爸爸!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對愛的慶祝,也是對多元家庭形式的接受和支持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明。

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較少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0

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芝加哥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子宮頸癌篩檢率低於異性戀女性

在最新的研究中,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揭示了一個令人關注的現象:芝加哥的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在接受最新子宮頸癌篩檢方面,相較於異性戀女性,顯得更為落後。這項研究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利用了芝加哥衛生部2020-22年對居住在芝加哥的5,000多名順性別女性的調查數據。這些女性年齡在25至64歲之間,且沒有子宮切除的病史。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檢是預防癌症的關鍵一步,這被定義為在過去三年內進行過篩檢。

研究發現,自認為異性戀的女性中,有77%的人表示了解最新的篩檢情況,而只有71%的女同性戀或雙性戀者表示自己了解最新情況。這個差距在有初級保健提供者的情況下顯著縮小。對於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來說,擁有初級保健提供者的重要性遠超過異性戀女性,這一點在研究中得到了強調。

研究的主要作者凱利·鮑曼(Kelley Baumann),是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婦女與性別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她指出,對於女同性戀和雙性戀人群來說,擁有初級保健提供者比異性戀人群更重要。鮑曼進一步解釋,其他研究表明,LGBTQ+族群的健康保險往往不如異性戀族群穩定,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會更頻繁地更換提供者,導致預約等待時間更長,或新醫生無法存取醫療記錄來查看是否需要接受篩檢。

此外,研究還按種族細分了篩檢率的差異,發現與異性戀白人女性相比,被認定為女同性戀和雙性戀的白人女性報告了解最新篩檢情況的可能性要低5%,但黑人女性的差距擴大到15%。這些數字凸顯了在性取向和種族之間存在的健康不平等問題。

鮑曼強調,研究結果凸顯了確保醫療保健提供者讓所有患者感到受歡迎和被傾聽的重要性。她希望醫療保健系統變得不那麼分散,這樣更換醫療服務提供者就不太可能導致篩檢延誤。

這項研究不僅提供了對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在接受子宮頸癌篩檢方面存在的差距的深入了解,也強調了改善醫療保健系統以滿足所有人需求的重要性。隨著這些發現的公開,有望促進更加包容和有效的健康保障措施,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必要的預防性健康照護。

大數據與算法揭秘:Netflix如何領先於我們自己了解我們的性向?- BBC 新聞 中文

0

BBC記者探討科技如何預測用戶性取向:一個個人經歷的分析

當科技預測你的性向:BBC記者艾莉·豪斯的故事

在當今這個數位化的時代,我們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觀看都在無形中描繪出我們的喜好、興趣甚至是我們的身份。BBC記者艾莉·豪斯(Ellie House)的經歷便是一個引人深思的例子,她發現Netflix似乎在她自己確認自己的性向之前,就已經透過她的觀看習慣預測了她可能是雙性戀。

艾莉在大學二年級時意識到自己對同性有著不同於一般的情感,但令她驚訝的是,似乎Netflix等科技巨頭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透過她的觀看紀錄和偏好,預測出了這一點。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多地收到包含女同性戀情節或雙性戀角色的電視劇推薦,而這些推薦並不是她的朋友們所接收到的。

這種現象引發了一個問題:這些科技平台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Netflix、Spotify等平台都使用了強大的推薦系統,這些系統通過分析用戶的觀看和聽歌習慣,預測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例如,Netflix會將影片和電視劇分類,並根據用戶的觀看歷史推薦相應類別的內容。

然而,這種推薦系統的準確性背後,隱藏著對個人隱私的潛在侵犯。艾莉從八個最大的平台上下載了自己的全部資訊,發現臉書(Facebook)追蹤了她訪問過的其他網站,甚至包括她的家庭地址。雖然沒有證據顯示這些平台直接標記了與她性取向相關的內容,但這些資訊的收集無疑引起了對隱私保護的關注。

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我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不得不面對隱私泄露的風險。艾莉·豪斯的經歷提醒我們,當我們在線上探索和表達自己時,也許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默默觀察、分析,甚至在我們自己了解自己之前,就已經對我們有了一番全新的解讀。在享受科技帶來的個性化體驗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加關注和保護自己的數據隱私,避免成為數據分析的無意識受害者。

母親尚未準備好與同性戀兒子一同參加驕傲遊行

0

親愛的艾米:面對兒子的同性戀身份,一位母親的掙扎與成長

在當今社會,家庭結構和價值觀的多樣性日益增加,然而,對於一些家庭來說,接受這種多樣性仍然是一個挑戰。最近,一位名為「沒有驕傲的媽媽」的讀者向知名專欄作家艾米·迪金森(Amy Dickinson)尋求建議,她的故事和困惑反映了許多家庭面臨的現實。

「沒有驕傲的媽媽」在信中提到,她的兒子傑克在五年前向她出櫃,透露自己是同性戀。雖然這一消息並未讓她感到震驚,但卻讓她感到悲傷,因為她曾希望傑克能過上一種更傳統的生活,包括結婚生子。儘管如此,她還是告訴傑克她接受了他。

近期,傑克告訴母親他和男友塞繆爾交往已有六個月,並詢問是否可以帶塞繆爾回家參加家庭活動。這讓「沒有驕傲的媽媽」感到困惑和不安,她對於看到兒子和另一名男子一起跳舞和表達親密感到不適應。

在信中,她還提到了對傑克的父親的失望,以及對同性戀社區中性傳染病和暴力行為的擔憂。她試圖在家庭聚會中扮演一個接受的角色,但感到尷尬,不知道如何與家人討論這個話題。

艾米的回答提供了一種富有同情心和理解的視角。她建議「沒有驕傲的媽媽」不應將兒子的性取向視為一個問題,而應該看到這是傑克的一部分,並且傑克選擇帶男友回家正是傳統家庭價值的一種表現。艾米還指出,性傳染病和暴力行為是所有性活躍成年人可能面臨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同性戀社區的問題。

艾米建議「沒有驕傲的媽媽」花更多時間與傑克和塞繆爾在一起,並嘗試成為一個更支持的母親。她還推薦了PFLAG.org,這是一個為父母和家庭成員提供支持的組織,幫助他們了解更多關於性的知識,解決恐懼,並從其他父母那裡學習。

這封信和艾米的回答凸顯了一個重要的現實:在接受和理解家庭成員的性取向和身份方面,許多家庭仍然面臨著挑戰。通過開放的對話和尋求支持,家庭可以學習如何更好地接受和擁抱彼此的差異,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支持的家庭環境。

報告顯示中國同性戀者遭受強制電擊與服藥的「轉化治療」 – BBC News 中文

0

中國強制性同性戀轉化治療的現狀與個案探討

在當今社會,同性戀者的權益和接受度在全球範圍內逐漸提高,但仍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著對同性戀者的偏見和歧視。中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且文化傳統深厚的國家,對於同性戀議題的處理也顯得複雜多樣。2017年11月16日,一則關於中國同性戀者面對的挑戰和壓力的報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報導中提到,中國曾有支持同志的團體到提供轉化治療的診所門外抗議,反對這種旨在改變同性戀者性向的所謂「治療」。非政府組織人權監察發表了一份關於中國強制性「同性戀轉化治療」的報告,該報告罕有地訪問了一些曾接受「治療」的人士,他們提供了有力的親身證言,揭露了這種治療的殘酷現實。

世界精神醫學會早已將「同性戀轉化治療」定義為違反道德、缺乏科學根據且具有傷害性的行為。然而,在中國,這種治療不僅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而且在某些地方仍在進行。報告詳細探討了17宗個案,這些人從2009年到2017年間接受了包括強制服用藥物、接受電擊療法、以及遭受言語及精神虐待等「治療」。

這些所謂的「治療」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心理和身體傷害,而且還是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醫生和診所可以通過治療同性戀者來收取高額費用,這種做法顯然違背了人道和專業倫理。

報導中還提到了家庭壓力的問題。許多被迫接受轉化治療的個案都是在對家長「出櫃」後發生的,這些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性向感到「可恥」,從而施壓讓他們接受治療。這種來自家庭的壓力,加上社會的偏見,使得許多同性戀者處於極度困難的境地。

儘管中國社會對「同志」議題的意識有所提高,並且在大城市中可以看到一些活躍的同性戀活動,但倡議團體指出,仍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同性戀者因家庭壓力選擇不出櫃,甚至選擇與異性結婚,隱藏自己的真實性向。

這份報導不僅揭露了中國同性戀者面臨的挑戰,也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同性戀者的權益,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和虐待。只有通過理解、接納和尊重,我們才能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會。

教宗方濟各將對LGBTQ+社群送上祝福,但不對其伴侶關係進行祝福

0

教宗方濟各對LGBTQ+的祝福表態:支持個人,反對婚姻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教宗方濟各對LGBTQ+社群的立場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他將同性戀描述為“人類事實”,並進一步澄清了他對LGBTQ+個體的支持態度,以及對他們結合的看法。

在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主播諾拉·奧唐納的採訪中,教宗方濟各表示,他願意祝福LGBTQ+人群,但不支持同性婚姻,也不會“祝福工會”。他解釋說,這是因為同性結合不是聖禮,“我不能。主就是這樣做的。但要祝福每個人,是的。祝福是給每個人的。”這一立場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尤其是在天主教社群和LGBTQ+社群中。

教宗方濟各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觀點,指出雖然祝福同性戀類型的結合違反了既定權利和教會的法律,但他仍然強調為每個人祝福的重要性。這一觀點在去年12月得到了進一步的支持,當時他批准了一項裁決,概述了在特定條件下,同性伴侶可以得到羅馬天主教牧師的祝福,只要這些祝福不是作為常規教堂儀式的一部分,也不類似於婚姻慶典。

方濟各堅持,天主教會內部仍不允許同性婚姻。他在接受義大利雜誌《Credere》採訪時表示:“我不祝福同性婚姻。我祝福兩個互相關心的人,也請他們為我祈禱。”這一立場顯示了他對個體的關愛和尊重,同時堅持教會的教義。

此外,去年11月,教宗表示跨性別者可以在與其他成年人相同的條件下接受洗禮並擔任教父母或婚姻見證人。這一進展被GLAAD主席兼執行長莎拉·凱特·艾利斯(Sarah Kate Ellis)稱讚為對LGBTQ+的肯定,並認為這向全世界的政治和文化領導人發出了結束對跨性別者迫害和排斥的明確信息。

教宗方濟各的這些言論和行動,雖然在某些方面仍然保持著傳統教義,但也顯示了他對包容性和愛的強調。他的立場在天主教會內部和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對於推動對LGBTQ+社群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對話具有重要意義。

Jessie J 對前女友就將雙性戀描述為“一個階段”表示道歉

0

Jessie J 對前女友表示歉意,因曾將其雙性戀稱為“一個階段”

流行歌手Jessie J最近因為在一首未發行的歌曲中提到她的雙性戀經歷是“一個階段”,向她的前女友公開道歉。這位《Bang Bang》的歌手在2011年公開宣布自己是雙性戀,但幾年後又說她只對男性感興趣,這一轉變引起了不少爭議。

現年36歲的Jessie J在洛杉磯Teragram宴會廳的一場表演中演唱了這首未發行的歌曲,歌曲名稱被網友暫定為“Complicated”。歌詞中提到:“2012年,我和我美麗的女朋友分手了。面對媒體的壓力,我稱之為階段性的,寶貝,我很抱歉。”這段歌詞讓在場的觀眾倒吸一口氣。

Jessie J過去曾討論過她在2014年出櫃以及隨後的爭議。她在接受Billboard採訪時表示,她後悔使用了“階段”這個詞,並說:“我是一個愛說話的人;我很愛說話,善於表達感情。但有時我只需要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

當時,她在X(當時的Twitter)上遭到了壓倒性的仇恨,有人指責她在性取向問題上“撒謊”。她回應說:“對我的TL的仇恨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很荒謬!我從來沒有對自己的性取向撒謊,我從來沒有給自己貼上標籤,媒體和一些公眾也這麼做了。我說的是差不多5年前了。我約會過女孩和男孩。我是否否認…?不!”

她繼續說:“我還年輕,我嘗試過!誰沒有呢?不只是這個話題,而是任何事!這是生活的一部分!那裡沒有謊言。碰巧我在同一時間變得出名,並感到有壓力告訴每個人我所有的事情,真正回想起來真的沒有人知道。”

Jessie J的這次公開道歉和分享,再次引發了關於性取向、身份認同和公眾形象的討論。她的經歷提醒我們,每個人的性取向探索之旅都是獨特的,而且有時候,公眾人物在處理私人生活和公眾形象時,會面臨額外的壓力和挑戰。

我的同性婚姻結束讓我重獲完整,但這過程是我所經歷過的最孤獨時刻。

0

如何燃燒彩虹:卡爾‧鄧恩探索同性戀離婚和自我發現的旅程

在當今社會,LGBTQ+ 社群的故事和經歷越來越受到關注和討論。卡爾·鄧恩(Karl Dunn)的新書《如何燃燒彩虹》就是一個深刻的個人敘述,探討了愛、失去和自我發現的主題。這本書不僅是一個關於離婚的故事,更是一次對婚姻制度、自愛和LGBTQ+ 社群存在意義的深刻反思。

《如何燃燒彩虹》記錄了鄧恩從洛杉磯到柏林的旅程,從富有到貧窮,從結婚到離婚。這是一個關於個人身份危機的故事,也是一次尋找自我和真實幸福的旅程。鄧恩在書中坦白地分享了他的經歷,從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LGBTQ+ 人存在,以及他們在社會中的角色和意義是什麼?

這本書的發行,不僅為LGBTQ+ 社群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聲音,也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婚姻、愛情和自我認同的機會。鄧恩的故事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和完整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認可或是社會的期望,而是來自於對自己的認識和接受。

《如何燃燒彩虹》在亞馬遜以及美國、英國和歐洲的精選書店均有銷售。這本書不僅是對LGBTQ+ 社群的支持者和成員的一個重要讀物,也是對所有尋求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人的一個鼓勵和啟示。

卡爾·鄧恩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廣告創意人,曾為MINICooper、Levi’s 和 ASICS 等全球知名品牌擔任全球廣告主管。他的職業生涯遍及澳洲、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屢獲殊榮。然而,當他面對個人生活的轉折點時,他選擇了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並將這段經歷分享給世界。

《如何燃燒彩虹》不僅是一本書,它是一次對生活、愛情和自我認同的深刻探索。它鼓勵我們所有人勇敢地面對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彩虹。

別忘了分享這個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卡爾·鄧恩的旅程和他對LGBTQ+ 社群的貢獻。

新罕布夏州共和黨在一天之內推進三項針對跨性別的立法案通过

0

新罕布夏州通過攻擊跨性別平等的法案,等待州長克里斯·蘇努努簽署

新罕布夏州立法機關上週四通過了三項攻擊跨性別平等的不同法案,這些法案現在將送到共和黨州長克里斯·蘇努努的辦公桌上。這些法案包括 HB 1205 和 HB 1312,它們按照黨派路線在新罕布夏州參議院獲得通過。HB 1205 禁止女孩從五年級開始參加與其性別相符的學校運動隊。所有女孩都需要提交出生證明或證明其出生時性別的“其他證據”,LGBTQ+ 組織 GLAD 表示其中可能包括生殖器檢查。該法案還允許家長起訴自己的學校、對方學校、管理學校體育的州委員會以及認為跨性別學生被允許參與運動的州。

家長薩拉·哈克曼 (Sarah Huckman) 代表她的變性女兒作證反對該法案。她說:「她是一個非常社交、合群的人,運動絕對是對她心理健康最好的事情之一。」她補充說,她的女兒參加了越野、北歐滑雪和田徑比賽,並已被她團隊中的其他女孩接受。她現在擔心 HB 1205 會危害女兒的健康。

HB 1312 要求學校在討論性取向和性別認同之前提前兩週通知家長,並將此類討論標記為「令人反感的材料」。民主黨人表示,該法案的範圍如此廣泛,甚至可能禁止描繪異性戀夫婦的書籍。據《洛杉磯刀片》報道稱,「這項法案是沒人願意從事教學工作的原因之一。」曾任教師的州參議員盧·達利桑德羅 (Lou D’Allesandro) 說。

「如果學校要教授這些敏感科目,家長應該有能力審查材料並就孩子的教育做出明智的決定,」該法案的支持者、州參議員蒂姆·朗 (Tim Lang) 說。

HB 619 也通過了,它禁止對跨性別青少年進行臀部手術,儘管未成年人不會接受性別確認的生殖器手術。此外,沒有證據顯示新罕布夏州有人在未成年時接受過此類手術。

「今天,參議院背棄了新罕布夏州的價值觀,並向所有新罕布夏州的年輕人發出了極其有害的信息。LGBTQ 學生有權在學校不成為針對的情況下學習,」GLAD 的律師 Chris Erchull 說。「跨性別學生需要有機會參與運動,原因與其他孩子一樣:作為他們感覺屬於的團隊的一員,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埃爾楚爾補充道。「這就是我們對所有年輕人的期望——能夠學習、成長並有歸屬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州和聯邦法律明確規定——法院也確認了——將變性學生單獨排除在外是錯誤的。」

州長克里斯·蘇努努尚未表示他是否會簽署這些法案,但他過去曾發表過反對變性人權利的聲明。「我從根本上不認為親生男孩應該參加女子運動。我認為這很危險,」他在今年三月說道。

前《單身女郎》選手喬什·塞特分享關於雙性戀與心理健康的見解

0

Josh Seiter:2023年的挑戰與成長

2023年,對於Josh Seiter來說,無疑是充滿轉折和挑戰的一年。這位前《單身女子》選手、芝加哥居民、芝加哥肯特法學院畢業生、心理健康倡導者,以及OnlyFans內容創作者,在今年夏天勇敢地公開了自己的雙性戀身份。這一行動不僅是對自我認同的肯定,也是對社會的一種挑戰。然而,隨後他經歷了一段極其艱難的時期——包括被錯誤報導去世的事件,這一切都源於他的社交媒體帳戶遭到駭客攻擊。這場危機迫使他暫時退出社交媒體,並在健康設施中度過了一段時間。

在最近與《風城時報》的對話中,Seiter談到了出櫃的經歷、在家上學的挑戰,以及他作為心理健康倡導者的角色。他的故事不僅是關於個人成長和自我發現的旅程,也是關於面對困難、克服偏見的鬥爭。

Seiter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他的經歷提醒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有可能找到出路和希望。他的故事也強調了教育和理解在促進社會包容性方面的重要性。正如Seiter所言,通過與不同的人互動,我們可以減少無知和偏見,從而創造一個更加開放和包容的社會。

對於那些正在與心理健康問題作鬥爭的人,Seiter的建議是開放、積極尋求幫助、保持活躍,並考慮接受專業治療。他的經歷證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有希望和光明。通過分享他的故事,Seiter不僅幫助了那些面臨類似挑戰的人,也為所有人提供了寶貴的教訓:勇氣、堅持和理解是克服困難、實現自我成長的關鍵。

Josh Seiter的2023年,是一段充滿挑戰、成長和啟示的旅程。他的故事激勵我們勇敢面對自己的恐懼和不確定性,並且相信,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可能找到光明和希望。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