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志遊行2020主題與精神

圖片來源:2020台灣同志遊行聯盟網站

成人之美

論述:

說到「18 歲」,你會想到什麼呢?對許多人來說,18 歲應該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前年我們呼籲了「人人 18 投彩虹」,而今年,換臺灣同志遊行 18 歲囉!這兩年來,我們一同經歷了公投之戰、同婚立法及總統大選,政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反同勢力亦未曾停歇,一路走來縱使披荊斬棘,但在你我的一同參與下還是撐過來了。「18 歲」意味著蛻變與成長,從 2003 年第一屆的「看見同性戀」到今年的「成人之美」,同志遊行也由全臺唯一發展至遍地開花。至此,性多樣社群(LGBTIQA+)已不再只是需要「被看見」,而是更需要「成人之美」。


何謂「成人之美」?原意是指成全別人的好事,而我們將其引申為「理解並尊重他人的認同」。認同是主觀的,意思是你「覺得」自己「當下」是什麼認同,以及希望別人也如此看待你,並且這樣的認同讓你感到自在,那你就是什麼認同。沒有一定要選邊站,也沒有一定要永遠不變。有些人會說,在性多樣社群裡「那麼多的分類/分那麼細要幹嘛?」這句話至少有兩個問題:一是否定了他人的自我認同,完全沒有做到理解與尊重;二是混淆了「認同」與「標籤」。認同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種歸屬,而標籤則是去貼在別人身上的,自己把自己分類,這叫認同;用某些標準去把別人分類,那叫貼標籤。再者,認同其實是很難以客觀標準去定義的,也就是說「你有什麼樣的行為並不等於你一定有什麼樣的認同」,沒有人能「幫」別人決定認同,而是你選擇一個讓自己最自在的位置。


此外,「成人」常會讓人聯想到「18 禁」,但只有成人才會有性,或才「能」有性嗎?性教育不該只是汙名化性行為、統統都不要做就叫性教育,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拒絕、學會保護措施,以及瞭解性行為相關的風險與法律責任;在法規層面,性保護與性自主不該是二元對立,而讓原本立法保護的美意變成限制或阻礙。另一方面,成人就一定會有性,或一定「可以」有性嗎?障礙者經常被視為無性,或應該要無性,可能是被忽略,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有可能會被說「能活下去就不錯了,還要求這麼多」。相對於障礙者,當一個直立人說自己「不想要/不需要性」時,卻反而會被質疑是不是有病、身體(性功能)或心理有障礙。這樣的既定認知產生了一種社會現象:障礙者被認為應該要無性,無性的人反而被視為有障礙,也就是需要性的被認為不應該要,不需要性的被認為應該要。
那什麼是「美」呢?如果說同志/性別運動是要讓每個人以最自在的方式活著,那身材、外貌這件事又何嘗不是如此?舉例來說,部分男同志極力追求並展現出「健壯、陽剛」等形象,甚至崇尚所謂的「異男樣」,可能是為了要擺脫男同志「陰柔、女性化」等刻板印象。這種對於身體意象的焦慮,是否已經讓「恐同」內化,進而壓迫自己人?當然,反擊刻板印象本身並沒有錯,但如果把這些對身材、外貌的要求加諸於那些無法達到「理想標準」的人身上,那就是壓迫了。另外,跨性別、變裝者的處境則又更為艱辛。當一個人想要以不同於「ㄊㄚ」自身生理性別的樣貌,或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姿態活著時,所遭遇的汙名或歧視,甚至法律上的限制,都讓他們無法活出真正的自己。「美」不該只是一種既定的想像,因為「美」的標準會隨時間、地點而改變,當我們在對抗刻板印象的同時,也不要讓自己成為造成另一種刻板印象的加害者,而排擠或傷害自己人。

「成人之美」也可以解釋為「生而為人的美好」,無論你是什麼身分,也無論你是什麼性別/認同/年齡/國籍,你都是性多樣社群的一分子,那就是一種「美」。如果這個社會已經夠友善,則生而為人不用感到抱歉,不管是在家庭、學校或職場上,每個人都能以自己最自在的方式活著,那就是你我的日常。18 歲是個承先啟後、轉大人的時刻,同志運動也因去年同婚立法而進入下一個階段,縱有未竟之功,也仍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今年 18 歲公民權將會是個重要的議題,18 歲在要負完全責任能力的同時,卻仍是限制行為能力,造成權利與義務不對等的問題仍有待修法來解決。


第 18 屆臺灣同志遊行,在此邀請大家一同走上街頭,一起「成就生命中的各種美好」。去年遊行以「同志好厝邊」為主題,希望大眾可以看見你我身邊就有同志的存在,今年我們則希望:性多樣社群不只是被看見,而是更需要被真正地理解與尊重。如此一來,生而為人才有可能是美好的,每個人都是最「美」的存在。(引用自2011台灣同志遊行聯盟網站)

遊行地圖

遊行團體

GOLIN、Sony Pictures 索尼影業
G 和弦吉他社、HSBC、IBM、LEZS 女人國、Mamak檔–大馬旅台同志團體、Switch Taipei、Taboo、大馬青年、中正大學酷斯拉社、中原大學諮商中心風船葛之家義工團、台北福親、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多元教育家長協會、台灣性諮商學會、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宜塊、東華大學同志普拉斯、社團法人台灣基地協會、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桃緣彩虹居所 X 中華身心健康促進暨研究協會、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生會(建工校區)、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學生會、彩虹阿替團、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高雄同志大遊行、跨國同婚平權聯盟、慈濟大學性別同心社、臺灣原住民同志聯盟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獨角落、G*star、Maryjane Pizza
G 大調男聲合唱團、GSK、HERO BAR、KKBOX、T-STUDIO x PAR.T、Waroom 暖閣酒吧、手天使&殘酷兒大隊、世新彩虹行動小組、台南彩虹遊行、台灣大學歷史系學會、夾了 GOGO 彩虹團、拆框工作坊、波栗打開開、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時代力量、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會、博仲法律事務所 Winkler Partners、晶碩光學x艾斯傳媒、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愛之日常音樂節、遊行酒組聯盟、臺灣彩虹路跑、gsk葛蘭素史克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Unilever 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foodpanda
各國駐臺辦事處(包括歐盟、美國、澳洲、紐西蘭、法國、英國、加拿大,暫定)、Rainbow of Macau|澳門彩虹|Arco-íris de Macau、山居登山社、中大女ㄟ社 FCC、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日本航空台灣支店組、水男孩游泳社、台大男同性戀社、台大香港研究社、台大浪達社(學性聯)、台灣女性學學會、台灣非營利組織產業工會、台灣基進台北黨部、台灣微軟股份有限公司、向山社、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EY Taiwan)、成大學生會、成大 TO ‧ 拉酷社、行動山棧花、東吳同志合作社(學生性別社團連線)、社會科學實踐種子論壇、社團法人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花東彩虹嘉年華、威尼森、政治大學陸仁賈同志文化研究社、香港邊城青年 Hong Kong Outlanders、真光福音教會、基隆藍色國宅社區、清交部落革、清華大學性別平等工作坊、對流層、臺北大學翻牆社(學性聯)、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生會、輔仁大學性/別研究社、銘傳心理系性心理學課程
同光同志長老教會
KLOOK 客路、Gilead
SHL Medical、Tesla、台灣性產業勞動者權益推動協會、民主進步黨、性平倡議青春啦啦啦隊、東吳制服辣妹、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法國巴黎銀行集團、長庚性別納異陣線、美商高盛、海鮮陸戰隊、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異同夢想社、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綠黨、勵馨基金會、聽團的甲甲 tin 團 der 甲甲
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 Greenpeace
GAP(台灣蓋璞)、LesPark、Biogen 台灣百健
BMS PRIDE Alliance、Expedia Group、Procter & Gamble 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世新大學飛魚社、台大 BDSM 社、皮繩愉虐邦 + 縛 · 生、交大敵霸閣、成大禁羈社、國民黨青年團、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康泰納仕可能研究所、清華大學愛慾實務社、彰師性酷社、臺大女性主義研究社、臺大學生會
台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
Tinder、磊山保經諾億團隊、彩虹酷兒健康文化中心
Bi the Way.拜坊、Locker Room & Fairy Taipei、HODRMEN 男研堂、Formosa Pride、日本 GX3、Taiwan LGBT Scouts 羅浮童軍人權興趣小組、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女書店+社團法人台灣女書文化協會、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非二元酷兒浪子、好孕工作室、長庚科技大學 Rainbow 同趣社、彩虹城市管樂團、無性戀小組 Taiwan Asexual Group、黑潮視崛 Kuroshio、臺師大性壇社、璞玉印象

贊助

黃金級

銀級

花車及廣告贊助企業


(引用自台灣同志遊行官方網站)

流行趋势

最新故事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