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บวนพาเหรดเกย์ไต้หวัน 2015 ธีมและจิตวิญญาณ

圖片來源:2015台灣同志遊行聯盟網站

年齡不設限-解放暗櫃・青春自主 No Age Limit

論述:

【受限個體的展現浪潮】

    台灣近年來在公民運動的崛起,以及香港的佔中運動、雨傘革命,以及今年的反課綱微調運動中,有不少青少年為主要參與者。在台灣「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仍努力推動十八歲投票權修憲案的修法討論,而相同的討論在今年5月,日本國會通過《國民投票法》修正案,將門檻從年滿20歲下修至18歲。政治參與總是以「你不夠成熟,沒有判斷能力」的門檻排除青少年。

    未成年意味著再多的表達清楚、思慮周全,都能被成年的代理人否定或反覆驗證你是否「真的懂」,法律以年齡設下的界線,無形中否定了年輕個體的自主表達、有判斷能力的可能性。性多樣社群在不同年齡階段,也面對抗衡著各種議題。近年隨著性別意識抬頭,LGBTIQA社群漸漸走出社會打造的櫃子,但社會對「年齡」的既定印象,讓不同年齡層同志的性與性別議題不是被忽略,就是被法律與規範打壓。我們要說:「忽視不同年齡層的性,排除群體中的差異,將製造更深的暗櫃壓迫,成為鞏固社會忽視多樣、排除異己的推手」。

【保護法傘下的揠苗實境】

    2004年之際,因婦女團體與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推動,以及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的發生,誕生了《性別平等教育法》(原為《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性平法案的立意是希望透過法律的約束以及性平會的設置,讓社會結構下處於弱勢的女性受害者,取得被保護、照顧的情況。《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施行,起初打開原先僵固的性別界限,但在接下來的十年,不成熟的制度環境,形成「名為保護卻實為強制」的規範,到頭來使原先撐開的空間再次受到侷限。如衛福部要求醫師,若有16歲以下懷孕者依性侵案通報,在社會的性侵污名、道德壓迫及社會眼光的加乘下,「性侵」通報讓當事人及家族或親密關係人進入多重的抵抗及彼此消磨的過程。法律以年齡門檻將這些人納入管制,又嵌入對不同性別的管制差異,從而產生對不同性別與年齡限縮的情況。自此,青春不再自在,立法期待的保障反限縮人際間的多樣互動。十年後的現在,對照性平法與青少年的實際處境,我們可以看到,法律與社會規範仍舊透過年齡與性別限縮著LGBTIQA,性多樣社群仍得持續抗爭。
    
法律的限制,預設了未成年必須被管制,先視其為不成熟、不具自我能力的狀態,再加以約束。法條對於年齡的刻板預設標準,約束著青少年的日常行為[1]。 不過,2010年台南女中集體脫裙秀褲抗議校方制定嚴格的服裝規定,展現青少年的自主思考與行動力;而不惑之年的成人,也可能說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於變相鼓勵年輕人嘗試同性性行為」的歧視性語言。將年齡與「成熟」掛鉤,既忽略個體差異,亦預設成年人可名正言順地代替青少年發言,而剝奪青少年的自主權。從上文中,我們看到法律中設下年齡門檻後,成為成年人美其名保護,實際卻束縛青少年「適性」的箝制。

【分層嚴謹的年齡與性別規範】

社會規範與法律對不同年齡及性別的衣著打扮、情慾與情感都有著思考上的侷限。經由不同社會事件的觀察中逐一看見這些侷限如何影響著我們。如對衣著的刻板想像表現在職業期待上,便出現蓄長髮綁馬尾的男警,遭主管告誡傷風敗俗、破壞警察形象;在年齡預期上,穿著長裙的中年男子出現在公開場合,民眾則以獵奇窺探的方式,將男子調整衣服的過程公布在網路上,將此男子視為預謀的罪犯,訴諸公審。
        
當度過法定設定年齡,脫離了保護狀態,你我便馬上被要求進入成熟、符合社會期待的狀態。然而人們成長過程中的情慾探索,在成年人探索空間的限縮下,藉由網路媒介、預設為成年人彼此互動的過程,卻可能因被試探而觸及語涉性交易的用詞,終遭《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2]第29條起訴。這種警方為求業績而進行試探、誘捕的「釣魚偵查 」[3]行為,利用法律中認定未成年需受保護、管束的狀態,限制了成年者在網路空間發言、表達情慾、情感需求的空間。個人在規範下被社會要求應符合特定樣板的結果,從外觀、行為、氣質到對個人慾望的探求,都因法律中對年齡的強制區隔而受限,未成年者不成熟、需被保護,成年人必須符合既定社會化樣貌。面對性,則更進一步地強加束縛或者忽略排除。
        
對適齡者的成家、生育規劃,則是社會對所有可生育者要求的責任,不論性傾向,若不符合社會期望的婚家與傳宗接代要求,皆會被視為不負責任,甚至上綱至滅國的程度。從社會到個人,對不同階段的個體有著相對應的規範與要求,這些都反應了社會對人有期待成為的樣子。社會往往只允許在可生育年齡範圍下的情感存在,而不符合生育年齡的情感關係,則遭指為不正常。老意味著身體退化、不具生育的能力,因此老人的情慾被忽略,被認為不具情感的需求。
        
在情感必然導向婚育的標準下,在其之外或認為不符規格的情慾都可能被忽略。青少年未發育成熟不宜生育,因此青少年的情慾被視為不應該、不存在;老人則是過了育齡,情慾亦被視為不應該、不存在。青少年與老人都因社會對年齡的期待與要求,以及未符合生育標準,而被忽略情慾的需求。社會對於「可生育」的情感追求,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因為性多樣社群不可生育或選擇不生育的狀態,也被視為一種不合理的存在。甚至變形盟[4]都以性多樣社群不可生育,作為社群不適合存在的理由。

【思索、探討、面對】

現代的社會呈現一種對於年輕人的全面否定,對兒少而言,除了考試科目以外,最好一切無知,但是一旦跨過十八歲成年,卻又希望他們什麼都要會,負起完全的責任。對性如此、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種期望也是如此,成年人箝制了青少年「適性」的發展。到了老年,「身體」卻又不再是自己的,老人生活中的情感、慾望、陪伴需求被否定、忽略。年齡與性別從法律到社會規範設下的重重暗櫃,阻礙、限制了我們自在展現自我的空間。

今年,台灣同志遊行聯盟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思索、探討,面對法律與規範對不同年齡與不同性別設下的重重界限,要如何陪伴、培力與突破,才能釋放出性多樣社群自在生活的空間,解放暗櫃,青春自主!

[註解]

[1]例如《刑法》中《少年事件處理法》衍生訂定了《少年不良行為及虞犯預防辦法》,辦法中列舉少年不良行為,包含攜帶刀械、深夜在外遊蕩、對父母尊長態度傲慢舉止粗暴、穿著奇裝異服、儀容不整或男性蓄髮過長、吸菸、酗酒、使用暗語怪號交談、行為詭祕等等。但其中實際等同於犯罪的行為並不多。雖然目前「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虞者」已縮減為:(一)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二)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三)經常逃學或逃家。(四)參加不良組織。(五)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刀械。(六)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藥以外之迷幻物品。(七)有預備犯罪或犯罪未遂而為法所不罰之行為。即使法條歷經修訂、變更,但條文中對於年齡的預設標準,各校校規之中仍可窺其遺留。

[2] 雖於2015年2月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修正案,原《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更名為《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條例中第29條變更至第40條。但新法至今尚未施行,過往乃至現在仍以《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起訴。

[3]釣魚偵查:釣魚偵查是指警方常於”App”(手機應用程式)或聊天室中主動或被動勾搭後,透過訊息引誘教唆對方以利誘捕偵查。常見於買賣違禁物品(如毒品)與網路性交易等案,警方常於”App”或聊天室中主動或被動勾搭後,透過訊息引誘教唆對方以利誘捕偵查。其中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0條中「足以引誘」、「暗示」等模糊用語,造成警方濫用,進行網路釣魚,更為求業績而刻意試探誘捕,造成網路文字獄嚴重侵犯人權。同志諮詢熱線理事喀飛更指出基層警員其實知道被釣魚的民眾,很多並無性交易的具體罪證,會進行網路釣魚、移送,完全是因為主管給予的業績壓力。另喀飛亦表示警方更利用同志擔心曝光的壓力,威脅若不到案說明,將告知家人,手法中明顯帶有對同志的歧視與惡意。近年警方利用網路釣魚進行蒐證逮捕的行為似乎又死灰復燃,然而應再次強調的是,最高法院對網路釣魚這種誘捕偵查行為表示警方以此方法進行蒐證逮捕的手段違法或蒐集之證據資料無證據能力。警政以網路釣魚造成網路文字獄的手法無疑是侵犯人權。熱線理事喀飛對於兒少惡法侵犯人權的評論可參考:http://blog.yam.com/gofyycat/article/30604707

[4]變形盟:指真愛聯盟、下一代幸福聯盟與台灣守護家庭聯盟等保守宗教團體,近年他們持續動員群眾反對國中小教材納入同志教育內容及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在這些事件中,保守宗教團體不斷改名換姓,但內部組成卻多為保守教會與家長團體。他們就像「變形蟲」一般變化莫測,但內容卻不曾改變,故稱他們為「變形盟」。(引用自2015台灣同志大遊行網站)

遊行地圖


捐款 & 贊助

捐款徵信錄:

HK Eddie40,000
vivien T.500
陳怡茹1000
Porsche1000
彭賢生2,000
安朱1300
綠茶黃1000
王成偉2000
黃冠棨1000
Commander D20,000
程石30,000
喜歡狐狸的太太們570
misaki1000
無名氏5,000

贊助徵信錄

狐狸野餐
漢士三溫暖
DES APP./Destination,Beijing
柏克翰生技

特別致謝:
臉書粉絲專頁─「老娘說」版主Bruce以素人自居,並以私人的名義,透過管道串聯近50組藝人朋友以「LOVEWINS」為遊行聲援;《LEZS》雜誌社長、「Lezs meeting女人國」創辦人王安頤號召友善企業一同參與,並以「女性影響力,彩虹展實力」為主題,率領旗下員工上街支持,也提供「彩虹之眼」T恤鼓勵報名,也邀請藝人拍攝影片,支持女力活動前來參與遊行;更甚至,在遊行的這週一,施明德文化基金會也特地召開記者會,身著「彩虹之眼」T恤,訴求「告訴法務部,結婚不是人權,什麼才是人權?」

2015義賣品

最新故事

thไท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