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作為雙性戀專欄作家,我從婚姻到探索特權的學習之旅

雙性戀專欄作家分享三年來的學習與啟示:挑戰刻板印象,擁抱真實自我

在過去的三年裡,我非常榮幸地成為唯一專門為雙性戀群體提供建議的專欄作家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雙性戀者在他們最黑暗的時刻向我尋求建議。他們與我分享了他們認為即使是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也無法分享的秘密。嘗試幫助他們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是一項重大責任。

開設建議專欄的想法完全是巧合。作為一個經常在媒體上寫文章或接受有關雙性戀經歷的電視和廣播採訪的直言不諱的雙性戀者,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讓世界各地的雙性戀者在看到這些文章後給我寫信。

有時候只是一句謝謝,但很多時候還有後續的問題,我根本跟不上需求。這告訴我,有許多雙性戀者在掙扎,感覺沒有人可以向專門針對雙性戀的問題尋求建議。這就是建議專欄的想法的由來。事實上,雙性戀者迫切需要的建議是如此缺乏,以至於我的專欄現在正在變成一本書,《雙性戀:基礎知識》該書將於五月上市,旨在回答雙性戀者面臨的所有最常見問題。

### 我學到了什麼

這段成為雙性戀痛苦叔叔的旅程幫助我更了解雙性戀者世界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令我著迷的是,雖然向我伸出援手的人來自世界各地,年齡和生活經驗各不相同,但我觀察到,三個問題似乎一次又一次地出現。

### 出來

對於雙性戀者來說,出櫃是一個大問題,統計數據表明我們是整個 LGBTQ+ 群體中最不可能這樣做的。最令人著迷的事情之一是有很多年長的雙性戀男性向我伸出援手。通常,這些男人已婚,想知道如何與妻子交談以告訴她們自己是雙性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男人通常不希望建立開放的關係或離開他們的伴侶。他們只是想對自己一生所愛的人誠實地了解自己是誰。很多時候,這些男人都會質疑他們的妻子是否愛他們,或者他們這些年來一直扮演的直率角色。這始終是一個很難提出建議的問題。

### 有雙性戀朋友

另一個讓我感到非常難過的問題是,缺乏自稱有雙性戀朋友的雙性戀者。從這方面的統計數據來看,雙性戀者沒有雙性戀朋友或可以求助的人可能是極其孤立的經歷。通常,這意味著雙性戀者在面臨雙性戀特有的問題時,會受到同性戀和異性戀建議的擺佈。他們通常沒有人分享他們的經驗來作為參考點並衡量他們在特定情況下應該做什麼。

### 不足之處

不足也是我在收到的信件中一次又一次看到的重要問題。許多雙性戀者覺得自己不夠雙性戀,這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我聽過一些雙性戀男人說他們只和男人約會過,所以全世界都認為他們是「同性戀」。然而,即使他們的生活中有吸引他們的女性,他們也擔心自己不夠“男人”,而且人們會嘲笑他們與女性約會的想法。

另一方面,有許多處於異性關係中的雙性戀者覺得自己無法分享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從異性戀特權中受益。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在 LGBTQ+ 環境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夠酷。

遇到這種情況令人沮喪,因為沒有批准流程來識別雙性戀 – 如果您被不止一種性別所吸引,那麼您就是雙性戀,並且您的身份是有效的。過去三年來,我的使命是向雙性戀者解釋這一點——他們應該對自己、自己的吸引力、自己在酷兒群體中的聲音充滿信心,他們不應該擔心別人的想法。他們不必證明自己是雙性戀。它們是有效的,而且是強大的。

隨著我的專欄演變為一本書,我希望繼續放大影響雙性戀社群的問題,並為最需要的人提供支持的燈塔。我們可以共同挑戰刻板印象,培養包容性,創造一個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真實身分被看見、被聽見、被接受的世界。

劉易斯的書《雙性戀:基礎知識》由傑西卡金斯利出版社出版,現已開始預訂。2024 年 5 月 21 日發布。[在此點餐。](#)

《龍之教條2》評價分歧:為何一些玩家熱愛而其他人卻不喜歡它?

探索《龍之教條 2》中的角色偏好與社會反映

在過去的年代,社會對於性取向的態度遠不如今天開放與接納。曾經有一段時間,「同性戀」這個詞彙被濫用為一種侮辱,用來指涉那些並不符合當時主流社會所認定的「正常」行為或興趣的人。不論是你的學業成績、音樂品味,甚至是你偏好的飲料品牌,都可能成為他人用來貼上「同性戀」標籤的理由。幸運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狹隘的思維逐漸被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所取代。

在今天的社會中,同性戀不再是一個被用來羞辱或貶低他人的詞彙。相反,LGBTQ+社群的權益和存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尊重。這種轉變在許多領域都有所體現,包括流行文化、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然而,這種進步並非一蹴而就,它是經過無數人的努力和奮鬥才達成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卡普空的《龍之教條 2》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款遊戲不僅因其深度的角色定制和引人入勝的故事而受到玩家的喜愛,更因為它在處理角色間關係和性取向議題上所展現的開放態度而受到讚譽。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自由選擇和建立角色,無論是性別、外觀還是性取向,都沒有固定的框架限制。

這種設計不僅讓遊戲體驗更加個性化和豐富,也反映了社會對於性取向和性別認同多樣性的接受和尊重。當玩家在遊戲中建立全女性或全男性的隊伍時,遊戲角色之間的互動和對話會自然地反映出這種選擇,但從不帶有貶低或歧視的意味。這種細膩的處理方式,不僅讓遊戲成為一次有趣的冒險,也成為了一次對於性別和性取向多樣性的探索和慶祝。

《龍之教條 2》的這種設計理念,無疑是對過去那些狹隘思維的一次有力回擊。它不僅展現了遊戲開發者的進步觀念,也為玩家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探索和表達自己的平台。在這個遊戲世界裡,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創建角色,享受冒險,而不必擔心被貼上任何標籤。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像《龍之教條 2》這樣的作品出現,它們不僅提供優質的娛樂體驗,同時也推動著社會對於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理解和尊重。在這條前進的道路上,每一步雖小,卻意義重大。

盧卡斯蓋奇 (Lukas Gage) 談論攻擊事件對「Road House」演出的影響

盧卡斯蓋奇分享如何一段痛苦經歷激發他在《路屋》中的表現

盧卡斯蓋奇 (Lukas Gage) 分享攻擊如何影響「路屋」的表現

在好萊塢,演員們經常需要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汲取靈感,以便更真實地呈現角色。對於盧卡斯蓋奇 (Lukas Gage) 來說,一次不幸的攻擊事件不僅影響了他的生活,也深刻地影響了他在最新電影「路屋」中的表現。

「路屋」是一部動作電影,講述了一位前UFC拳擊手道爾頓(由傑克·吉倫哈爾飾演)在佛羅裡達群島的一家旅館擔任保鑣的故事。隨著劇情的發展,道爾頓訓練了其他幾名保鏢,包括盧卡斯飾演的比利。這個角色讓盧卡斯有機會展示他的動作戲份,但也讓他回想起了自己過去的一次痛苦經歷。

在電影首映式上,盧卡斯坦言,他年輕時曾在一場派對上遭到攻擊,這次經歷讓他在拍攝打鬥場景時能夠更真實地表達恐懼和緊張。他說:“我在一場打架中被毆打,這是在我參加了一個錯誤的派對的錯誤時間發生的。”這次經歷雖然痛苦,但盧卡斯表示,它幫助他在拍攝「路屋」中的打鬥場景時,能夠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恐懼感。

盧卡斯進一步解釋說:“我們總是微笑著,淡化那些對我們來說最令人不安和創傷的事情。我不得不笑著說,但這實際上是最激烈、最可怕的經歷,但我還是做到了。”這種積極的態度和將痛苦經歷轉化為表演力量的能力,無疑為盧卡斯在「路屋」中的表現增添了更多層次。

值得一提的是,盧卡斯並不是電影中唯一一位將現實生活經驗融入表演的演員。與他共同出演的康納·麥格雷戈 (Conor McGregor) 也分享了他的格鬥經歷如何影響了他在電影中的表現。康納表示,他和傑克的一些激烈場面有時顯得過於真實,這讓觀眾能夠感受到場面的緊張和刺激。

通過盧卡斯和康納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演員們如何將自己的真實經歷轉化為螢幕上的表現力量。這不僅讓角色更加立體,也讓電影的打鬥場面更加引人入勝。盧卡斯蓋奇在「路屋」中的表現,無疑是他演藝生涯中一次重要的突破,也是他個人成長的見證。

重新撰寫被遺棄新娘的信件

重新思考對雙性戀的誤解:一封來自艾比的信

親愛的讀者們,

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裡,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愛情故事,每一個都有其獨特之處。然而,當這些故事涉及到性別認同和性傾向時,它們往往會引發更多的討論和反思。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則故事,這是關於一位來自路易斯安那的母親,她的女兒因為是雙性戀而遭到未婚夫的拋棄。

這位母親在12月6日寫了一封信給我,講述了她女兒的遭遇。她的女兒原本即將與未婚夫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在婚禮前三天,未婚夫卻因為發現她是雙性戀而取消了婚禮。這位母親對女兒的性傾向感到擔憂,並對女兒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感到不安,甚至告訴女兒「不要帶這些女人過來」。

在回覆這封信後,我收到了來自LGBTQ+群體成員的反饋,尤其是雙性戀者,他們認為我的回覆「本來可以做得更好」。我意識到,雙性戀群體是LGBTQ+群體中最大、最不引人注目、最容易被誤解的群體之一。這導致了一個錯誤的觀念,即雙性戀是異性戀和同性戀之間的中間點,或者是人們為了否認自己是同性戀而聲稱的一種身份。這是不對的。

雙性戀意味著一個人能夠被不同性別的人所吸引。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實行一夫一妻制。我很遺憾我當時沒有向那位母親指出,她的不支持反應可能正是她的女兒沒有早點向她表明自己是雙性戀的原因。

此外,我本可以建議這位母親,為了成為女兒安全、充滿愛心和肯定的存在,她應該對雙性戀進行自我教育。如果她這樣做,她的女兒可能會更願意與她分享自己對伴侶的選擇,而這與伴侶的性別無關,更多的是關於他們如何對待她的女兒。

愛,艾比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理解和接受,對於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有著深遠的影響。透過教育和開放的對話,我們可以創建一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所有人創造一個充滿愛和接納的世界。

喬許·奧康納透過《獨立房間》深入探討酷兒情感故事

Josh O'Connor verkent coole romantiek in 'Room Alone'

In de hedendaagse filmindustrie wordt de verkenning van coole liefde steeds populairder en meer gewaardeerd. Josh O'Connor, de Britse acteur die vooral bekend is van God's Own Country, speelt naar verluidt de hoofdrol in een aankomend homo tv-drama dat onze wereld opnieuw op zijn kop zal zetten. Deze keer speelt hij samen met Zendaya in The Challenger, geregisseerd door de getalenteerde Luca Guadagnino, waardoor mensen benieuwd zijn naar zijn volgende rol. En nu richten we ons op een andere film waarin hij de hoofdrol speelt: The Independent Room.

THE INDEPENDENT ROOM is een film over hartzeer, reizen en Italiaanse gevoeligheden, geïnspireerd door de ontroerende romans van Pier Vittorio Tondelli. In deze film zal O'Connor Leo spelen, een Italiaanse schrijver verloren tussen liefde en verlies. Hoewel de details van de film geheim worden gehouden, zeggen bronnen dat O'Connor hard aan het werk is om Italiaans te leren ter voorbereiding op de rol.

Als deze geruchten kloppen, wordt dit O'Connors vierde coole film tot nu toe. Zijn acteertalent en bereidheid om uitdagende rollen aan te nemen maken hem van onschatbare waarde voor de hedendaagse filmindustrie.

The Independent Room speelt zich af in Leo's dertiger jaren, als hij met een hart vol herinneringen door de bruisende straten van Milaan, de romantische hoekjes van Parijs en het glinsterende leven van Londen dwaalt. Hij denkt terug aan zijn gepassioneerde relatie met Thomas, een Berlijnse pianist met een passie voor het leven. De relatie ontrafelt geleidelijk door herinneringen en de pijn van de scheiding.

Deze film is geen gewoon verhaal, maar een reis verdeeld in drie "bewegingen" die de hoogte- en dieptepunten van liefde en eenzaamheid weerspiegelen. Terwijl Leo in zijn verleden duikt, beleven we elke hartslag en elk stil gefluister van zijn verleden met hem mee.

Achter de schermen zal Luca Guadagnino waarschijnlijk samenwerken met de Italiaanse regisseur Lorenzo Mieri om dit hartverscheurende verhaal tot leven te brengen. Het script komt van de getalenteerde Francesca Ranieri, vooral bekend van haar werk voor de hitserie We Are What We Are.

Hoewel de inkt nog niet droog is van de officiële aankondiging en de castlijst nog een mysterie is, is één ding zeker: we kunnen niet wachten om Josh O'Connor te zien schitteren in deze potentiële nieuwe rol. Dus houd je ogen open en maak je klaar voor een emotionele achtbaan van een film, Italiaanse stijl!

作為一名雙性戀女性,我為何選擇重新擁抱「貪婪」一詞的理由

我是雙性戀女性,這就是為什麼我要重新使用「貪婪」這個詞

在當今社會,性別與性向的討論越來越開放,但仍有許多刻板印象與誤解纏繞著雙性戀者,尤其是女性。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刻板印象就是將雙性戀等同於「貪婪」。這種觀點不僅是錯誤的,也是對雙性戀者身份的簡化與貶低。然而,我們是否可以重新定義「貪婪」,將其視為一種力量而非負擔?

首先,讓我們來探討為什麼雙性戀者經常被貼上「貪婪」的標籤。這種觀點源於對雙性戀者性慾的誤解,認為他們對男性和女性的吸引意味著他們對性的需求無止盡,或者他們無法在情感上忠於一個伴侶。這種刻板印象忽略了雙性戀者與異性戀者或同性戀者一樣,能夠建立穩定、忠誠的關係。

然而,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貪婪」,會發現這個詞彙其實隱含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多樣性的渴望。為什麼我們不能將對生活的渴望視為一種美德?為什麼我們不能慶祝雙性戀者對人類豐富多樣性的欣賞?

事實上,將「貪婪」視為一種力量,意味著我們接受並擁抱自己的渴望,無論是對知識、愛情、冒險還是對不同性別的吸引。這不是說我們應該無節制地追求自己的慾望,而是說我們應該認識到渴望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並且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此外,將「貪婪」視為一種力量,也是對那些因為身份而被貼上負面標籤的人的一種支持。無論是被稱為「貪婪的雙性戀」還是「自私的無子女者」,這些標籤都源於對特定生活方式的誤解和偏見。通過重新定義這些詞彙,我們不僅為自己解放了一片空間,也為那些與我們共享類似經歷的人提供了支持。

最後,我們必須意識到,對「貪婪」的恐懼往往源於對資源稀缺的擔憂。但在愛與人際關係的領域,真正的限制往往來自我們的心態,而非外在條件。通過擁抱「貪婪」,我們實際上是在擁抱生活的豐富性,並鼓勵自己和他人勇敢地追求真正的幸福。

因此,讓我們重新使用「貪婪」這個詞,將其視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多樣性的擁抱。透過這種方式,我們不僅能夠為雙性戀者解除一個不公的負擔,也能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社會。

馬特林奇:首位公開出櫃的男子大學籃球教練,在歷史性賽季中創下勝利紀錄

馬特林奇:從無到有創建籃球計劃的同性戀主教練的故事

在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小鎮上,馬特林奇正在創造歷史。作為南卡羅來納大學薩爾克哈奇分校男子籃球隊的主教練,林奇不僅是該校歷史上第一位公開出櫃的同性戀主教練,也是在大學籃球界中的先驅。在接手一個幾乎沒有資源、沒有球員,甚至沒有適合訓練的設施的隊伍後,林奇的故事是關於堅持不懈和改變生活的力量。

在過去的15個月裡,林奇不僅成功地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球隊,還創造了一個充滿愛和接納的環境。他的球隊成員來自世界各地,包括澳大利亞、英格蘭、德國和哥斯達黎加,這不僅展示了籃球的國際魅力,也證明了運動能夠跨越文化和國界,將人們聚集在一起。

林奇的旅程並非一帆風順。在接受這份工作之前,他經歷了職業生涯的低谷,包括在新冠疫情期間失業。然而,這段時間也讓他有機會反思自己的人生,並最終決定公開出櫃,這一舉動不僅改變了他的生活,也為其他同性戀運動員提供了榜樣。

林奇的故事是關於勇氣和改變的力量。他不僅在籃球場上取得了成功,也在個人層面上實現了自我接納和成長。他的球隊以17勝13負的戰績結束了賽季,證明了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也能夠取得成功。

這個故事也凸顯了運動界對於LGBTQ+群體的接納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林奇希望有一天,人們不再需要公開自己的性取向,而是可以自由地做自己。他的故事不僅是關於籃球的勝利,更是關於人性的勝利,關於愛、接納和多元化的勝利。

隨著林奇和他的球隊繼續前進,他們的故事將繼續激勵和影響著許多人。在這個小鎮上,籃球不僅是一項運動,它是一種改變生活、創造歷史的力量。

《二十一名飛行員》迷期待巡迴演出日期快將揭曉

《二十一名飛行員》粉絲熱切期待巡演日期公佈

二十一名飛行員即將啟動全球巡演,粉絲熱切期待

自從二十一名飛行員(Twenty One Pilots)宣布他們的新專輯《克蘭西》將於5月17日發行以來,樂迷們就一直在猜測,隨著專輯的發行,是否也會有一場全球巡演的消息。最近,這些猜測似乎變得更加有根有據了。

3月26日,英國、歐洲和北美的一些主要場館在社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神秘的圖片,這些圖片中都設有「二十一名飛行員」的廣告看板,包括英國的曼徹斯特AO體育場和倫敦的O2體育場等。這讓粉絲們相信,這對組合即將宣布他們的世界巡迴演唱會。

粉絲們對這些預告反應熱烈,AO Arena的貼文在30分鐘內就獲得了數百個讚和轉發。而北美的許多場館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包括休士頓的豐田中心和布魯克林的巴克萊中心。波蘭的阿特拉斯競技場、西班牙的維辛克中心和米蘭的論壇等也加入了這場預告活動。

這次預期的巡演將是為了支持他們即將發行的第七張錄音室專輯《克蘭西》,這張專輯收錄了單曲“Overcompensate”和“Next Semester”,標誌著他們近十年概念專輯系列的“最後一章”。這是繼2021年之後三年來的首次發布《結垢且結冰》,是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產生的。

雖然目前尚未宣布具體的巡演日期和城市,但粉絲們可以期待在樂團正式宣布巡演後,這些資訊將會立即更新。門票預計可透過Ticketmaster.com和Ticketmaster.co.uk購買。

對於二十一名飛行員的粉絲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隨著新專輯的發行和即將到來的巡演,樂迷們將有機會再次親身體驗這對組合的魅力和音樂才華。讓我們一起期待《二十一名飛行員》帶來的驚喜和精彩演出吧!

本文包含附屬鏈接,如果您點擊連結並透過連結購買產品,PinkNews 可能會賺取收入。

研究發現美國人的雙性戀活動增長三倍

美國雙性戀人數顯著增加,研究揭示性取向變化趨勢

近年來,性取向的認識和接受度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了顯著的變化,美國也不例外。一項發表在《性研究雜誌》的研究揭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趨勢:自稱為雙性戀或報告有雙性戀行為的美國人數量在近年來顯著增加。這項研究不僅突顯了性取向在美國社會中不斷變化的模式,也對雙性戀的認識和接受提出了新的思考。

儘管同性性行為和婚姻的接受度在過去幾十年裡有了顯著的提升,雙性戀的趨勢和行為仍然相對模糊不清,很少成為主流討論的焦點。這種現象促使研究人員利用綜合社會調查(GSS)的數據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繪製出雙性戀在美國的更加清晰的概況。

綜合社會調查(GSS)是一項自1972年以來一直在收集關於美國公眾態度、行為和特徵的重要數據的調查。研究團隊分析了從1989年至2018年間,以及2021年的大量樣本數據,這使他們能夠對全國代表性樣本進行深入分析,確保研究結果能夠反映更廣泛的社會趨勢。

該研究採用了基於性行為的四種測量方法和一種基於身份的測量方法。研究人員發現,自18歲起就有兩性伴侶的受訪者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顯著增加,從1989-1994年的3.1%上升到2012-2018年的9.3%。認定為雙性戀的受訪者人數增加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趨勢,從2008-2010年的浪潮到2012-2018年的浪潮增加了一倍多。

這項研究還發現,在最近的隊列中,雙性戀者的比例超過了同性戀者,這表明雙性戀作為一種合法性取向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不斷提高。然而,研究也指出雙性戀身分和行為的複雜性,一些擁有兩性性伴侶的人並不一定認為自己是雙性戀,這反映了性取向的體驗和理解方式存在細微差別。

此外,該研究還揭示了性取向和行為報告中的人口統計差異。與年長者和男性相比,年輕個體和女性更有可能報告兩性伴侶並被認定為雙性戀。這項發現顯示對性態度的世代轉變,年輕一代在性取向和行為方面表現出更大的開放性和流動性。

總之,這項研究《雙性戀的興起:美國代表數據顯示,雙性戀身份和報告與女性和男性發生性關係的人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為我們提供了對美國性取向變化模式的深入了解。隨著社會對性取向的認識和接受度不斷提高,我們期待未來的研究能夠進一步探索性取向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並促進對所有性取向身份的理解和尊重。

警方遭禁止參與雪梨驕傲遊行,原因是一對同性伴侶遭到謀殺

澳洲雪梨LGBTQ+驕傲遊行禁止警察參加,因警官涉嫌謀殺同性戀夫婦事件引發關注

在一個震驚世界的決定中,澳洲雪梨的年度LGBTQ+驕傲遊行將首次不見警察的身影。這一決策是在一名警官被指控謀殺兩名男同性戀者後作出的,引發了對警方參與這一象徵性活動的廣泛討論。

2月19日,電視節目主持人傑西貝爾德和澳洲航空空姐盧克戴維斯在雪梨的一間公寓中慘遭槍殺。貝爾德的前男友、警官博·拉馬爾-康登,隨後向警方自首,面臨兩項謀殺罪的指控。根據news.com.au的報導,拉馬爾-康登拒絕透露兩名受害者的遺體下落。

這起事件發生在雪梨同志狂歡節即將開幕之際,該節日起源於1978年紐約市的石牆騷亂,旨在爭取LGBTQ+權利。然而,這一年的慶祝活動將不會見到新南威爾斯州警察的參與,這是狂歡節委員會在考慮到公眾對這起謀殺案的關注和憤怒後做出的決定。

狂歡節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LGBTQ+社區對這起謀殺案感到“震驚”,並且“許多人向我們表達了他們對警察出現在即將到來的狂歡節遊行中的擔憂”。委員會補充說,今年允許新南威爾斯州警察參加遊行“可能會加劇我們已經受到最近事件影響的社區的痛苦”。

這項決定受到了包括“抗議驕傲”運動在內的多個組織和個人的歡迎,該運動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將警察從狂歡節慶祝活動中剔除。然而,也有人對這一決定表示擔憂,擔心它可能對遊行產生負面影響。

澳大利亞,特別是雪梨的警察,與LGBTQ+社區之間的關係一直充滿緊張。儘管對於過去對同性戀者的不公正對待已有道歉,但警方對同性戀仇恨犯罪的處理仍然受到批評。新南威爾斯州警察局長凱倫韋伯對於警方未能“充分且公平”地調查針對LGBTQI+的犯罪行為表示道歉。

這起事件不僅凸顯了警方與LGBTQ+社區之間的緊張關係,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警察在社區活動中的角色和影響。隨著雪梨同志狂歡節的臨近,這一決定無疑將引發更多關於包容性、正義和改革的對話。

nl_NLNeder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