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女同性戀?

女同性戀是指婦女之間的情感和性吸引。它是同性戀的一種形式,一個女人在身體上和浪漫上被其他女人吸引。術語 “女同性戀 “被用來描述一個同性戀的婦女或女孩。

女同性戀的概念在歷史上一直存在,盡管它並不總是被社會所接受。事實上,20世紀初的女性同性戀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女同性戀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現在它被更廣泛地接受。 女同性戀往往與某些文化元素相關,如音樂、時尚和社會活動。這些元素有時被稱為 “女同性戀文化”。一些例子包括穿法蘭絨襯衫,聽獨立音樂,以及參加LGBTQ+活動。

女同性戀者的其他名稱

女同性戀者有多種名稱用於識別她們。”女同性戀者 “和 “女同性戀者 “是兩個最常聽到的標簽,後者是一個更隨意的標簽,有時被認為是貶義的。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和WLW(女性愛女性)是專門針對女同性戀的術語。”口紅女同性戀”、”男同性戀 “和 “女同性戀 “是用來區分不同類型的女同性戀的術語,基於她們的外表或興趣。此外,那些喜歡不符合傳統性別角色的人可能會使用 “非二進制女同性戀者 “這個術語來描述自己。總的來說,無論使用何種標簽,女同性戀者在所有環境中都值得尊重和接受。

女同性戀人口統計

世界上有多少女同性戀者?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威廉姆斯研究所的一份報告,美國大約有3.5%的成年人被認定為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LGB)。然而,這個數字可能並不準確,因為有些人可能因為社會上的歧視而不願意透露他們的性取向。

蓋洛普新聞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2021年有7.1%的美國成年人認定為LGBT,高於2017年的4.5%。這一增長可歸因於社會對LGBT個人的更大接受度和可見度。

在全球範圍內,據估計,約有83%的人由於擔心受到歧視和迫害,被認定為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而隱藏其性取向。

各國的女同性戀人口統計

由於文化和社會因素,各國女同性戀的流行率各不相同。在一些國家,同性戀被定罪或被污名化,對個人來說,公開出櫃和表達自己的性取向可能是一個挑戰。

在歐洲,瑞典是女同性戀者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占6%,其次是挪威,占5%。在亞洲,台灣是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為4%,而日本是比例最低的地區之一,不到1%。

在非洲和中東,許多國家的同性戀是非法的,因此很難獲得關於女同性戀人口統計的準確數據。然而,國際右翼行動組織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僅在非洲就有超過900萬的女同性戀者。

健康

女同性戀者面臨著獨特的健康挑戰,這些挑戰往往被主流醫療機構所忽視。這些挑戰可能與她們的性取向、生活方式因素和社會歧視有關。

心理健康

女同性戀者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如抑郁癥、焦慮癥和藥物濫用。這可以歸因於各種因素,如歧視、社會隔離和少數民族壓力。少數群體壓力是指來自邊緣化群體的個人因歧視和污名而經歷的長期壓力。

性健康

女同性戀者還可能面臨特定的性健康問題,如性傳播感染(STI)和宮頸癌。性傳播感染可以通過口交或共享性玩具傳播,因此女同性戀者必須在口交時使用牙簽或其他屏障,並在使用性玩具前徹底清潔,從而進行安全性行為。

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它可以通過性行為中的皮膚接觸傳播。從未與男性發生過插入性行為的女同性戀者,如果與有活動性感染的人有過性接觸,仍可能有感染HPV的風險。

乳腺癌

乳腺癌是另一个不成比例地影响女同性恋者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女同性恋者比异性恋妇女更不可能定期进行乳房X光检查,因为她们害怕受到歧视,或者无法得到了解女同性恋健康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帮助。

SOURCE
https://www.cdc.gov/msmhealth/mental-health.htm
https://www.acog.org/patient-resources/faqs/gynecologic-problems/cervical-cancer-screening-faqs
https://www.breastcancer.org/research-news/lesbians-less-likely-to-get-mammograms

Lesbian flags

Labrys旗是由平面設計師肖恩-坎貝爾(Sean Campbell)在1999年創作的,並於2000年6月發表在《同性戀時代》的《驕傲》雜志的棕櫚泉版上。該設計有一個雙頭斧頭,疊加在一個紫色背景的倒置黑色三角形上。在功能上,Labrys是神話中亞馬遜人使用的一種武器。在20世紀70年代,它被女同性戀女權主義社區用作權力的象征。被納粹德國認為不符合納粹女性理想的非社會婦女(包括同性戀婦女)被判處集中營,並佩戴倒置的黑色三角形徽章來識別她們。一些女同性戀者reclaim這個標志,就像男同性戀者reclaim粉色三角形一樣(盡管女同性戀者沒有被列入德國刑法典第175段)。通過薩福的詩歌,紫羅蘭色與女同性戀者聯系在一起。


口紅女同性戀旗幟是2010年在網絡部落客《女同性戀的生活》中提出的。 該設計在左角有一個紅色的吻,疊加在六種紅色和粉色的七條條紋上,中間有一個白色的橫條。 口紅女同性戀旗幟代表了 “性別表達更加女性化的女同性戀者”,但並沒有被廣泛采用。一些女同性戀者認為口紅旗是恐同的,而其他人則反對使用它,因為該旗幟的設計者在她的博客上發表了有爭議的評論。


粉紅色 “女同性戀旗幟源自口紅女同性戀旗幟,但去除了口紅吻。


博主艾米麗-格溫於2018年在Tumblr上推出了 “橙色和粉色 “的女同性戀旗幟,以七色粉色旗為藍本。顏色包括代表 “性別不一致 “的深橙色,代表 “獨立 “的橙色,代表 “社區 “的淺橙色,代表 “與女性的獨特關系 “的白色,代表 “寧靜與和平 “的粉色,代表 “愛與性 “的塵粉色,以及代表 “女性氣質 “的深玫瑰色。很快,從2018年的顏色中衍生出了一個五色旗的版本

ms_MYBahasa Mela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