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a dan Semangat Perarakan Gay Taiwan 2021

圖片來源:2021台灣同志遊行官網

友善日常 in Taiwan

論述:

自2019年同婚元年起,臺灣同志遊行的主題從「同志好厝邊」——看見你我身邊就有同志的存在,談到「成人之美」——理解並尊重他人的認同,無非是希望讓社會大眾知道,同志就在你我身邊,而理解與尊重,正是讓社會對於多元文化可以更友善的鑰匙;但理解與尊重不僅僅是口號,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因此今年遊行的主題,就讓我們來談談如何打造「友善日常」。

我們都曾聽過「同志友善」、「性別友善」、「○○友善」等,然究竟何謂友善?「我有很多同志朋友,但……」是友善嗎?相信你我都知道那只是「假友善」的起手式,2016年的主題我們談到「打破假友善」,而後才能「你我撐自在」;歷經了2018年的公投之後,社會大眾已愈來愈能辨別包裝在假友善下的歧視,故若有人號稱要「打破同溫層」,卻是讓反方成為一言堂時,我們就能發現,「打破同溫層」只不過是給歧視言語舞台的理由。但真正的友善不是區隔——或許有人會問,「性別友善廁所」、「同志友善店家」等是不是一種隔離式的平等,這想必對「友善」一詞有很大的誤解。

友善不是「專用」,性別友善廁所不是「只有」跨性別才可以使用、同志友善店家也不是「只有」同志可以進去消費,這裡所謂的「友善」,是希望使用者/消費者可以在那個空間裡感到自在,而不是特立的保護區。那何時才能不用「友善」這個詞呢?唯有當我們不再需要用「友善」去標榜任何特定人事地物時,也就是處處皆友善、無處不友善,這才是真正友善的社會。去年的主題說明也提到「如果這個社會已經夠友善,則生而為人不用感到抱歉,不管是在家庭、學校或職場上,每個人都能以自己最自在的方式活著,那就是你我的日常。」因此,就要讓友善成為日常。

隨著同婚專法通過後,同志與異性戀一樣有了結婚的權利,但結婚真的是一件值得昭告天下的喜事嗎?在職場上請婚假,會有身分曝光的疑慮;又結婚乃終身大事,想結婚就得面對如何向家裡出櫃的議題——除非雙方只登記不公開,但若家人看到戶口或戶籍時,還是有可能會發現。因此若平常沒有做好出櫃的準備,可能還是得面臨一場風暴;但出櫃是需要資本的,做自己不等於一定要出櫃,重點應該在於這個社會是否已經夠友善到不論出櫃與否都能過得自在。

對社會大眾而言,當年同婚立法前擔心的種種,如爸爸媽媽不見、爺爺奶奶消失等並沒有發生,大家的生活還是如常,唯一可見的是,感覺同志好像變多了?其實並非更多人「變成」同志或被性平教育「教成」同志,而是社會風氣的轉變以及性別知識的普及,讓愈來愈多的同志可以更自在地現身,故以前少見不代表沒有,只是他們不願意在你面前出櫃而已。然友善的氛圍仍會由於地域性、年齡層等因素而有所差異,尤其老年同志的處境可能又更為辛苦。

同志是人也會老,那老年同志的日常又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呢?根據國外的經驗,當同志老後若需要他人照顧,可能會面臨「再入櫃」的議題——因為不確定照顧者是否友善,或可能漸漸失去與社群的連結(有些人則是刻意切斷與社群的連結);甚至若要進入長照機構,那裡的人員是否友善?又如果是HIV感染者呢?也許沒有長照機構願意收。法律雖有明文不能有不公平的待遇[1],但以目前長照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機構若說床位滿了又能如何?或是要收取較高的費用,是否接受?不接受的話,對方大可把床位留給別的需求者。

今年年中於萬華茶室爆發的一波COVID-19疫情,讓社會方才看見異性戀老年人也有性的需求,若這在之前尚且被社會避而不談,那老年同志的性呢?或者障礙者的性呢?儘管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多年,大眾對於年長者或障礙者是否仍只停留在「去性化」的想像,覺得他們可以「活下去就好」,要求再多(性、情慾、隱私等)就會被視為太貪心、找麻煩?此外,目前障礙者的日常實際面臨的就是生活環境、硬體設施等種種的不友善,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障礙者,打造友善的環境是這個社會上每一份子的責任,也是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

那友善的對立面是什麼?是汙名,我們都知道汙名不利防疫,這在「同志團體」一詞提出時,就已被各團體廣泛回應,縱後來各縣市多以「特殊交友圈」稱之,亦不改其指涉。社會大眾對於同志日常的想像,是否仍只停留在因疫調而被迫曝光同志身分者?又為了疫調而令個案的隱私曝光,是否真有其必要?照理而言,接受疫調者應僅需告知過去出入場所的時間及地點等資訊即可;至於其身分及行為,皆與社會上大多數人無關。在病毒面前,無論何種性傾向、性別認同,都有染疫的風險,故特地標明「特殊交友圈」更不知其目的何在,是否異性戀染疫者也需標明「一般交友圈」?若覺得異性戀是個不必要的資訊,為何同志身分就又變得必要了?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染疫,COVID-19如是,HIV等亦如是。當這個社會仍將染疫者/感染者視為「罪人」,只會讓其中具有染疫風險的朋友面臨疫調時,更加不願說出實情或主動去篩檢,甚至影響其就醫的意願;因為一旦確診,便要直接面對沉重的社會汙名及指責,長遠來看,這種情況並不利於傳染病的防治。但有沒有可能法律本身就是不利防疫的幫兇呢?有,如蓄意傳染條例[2],它所規範的「明知感染」要件,就會讓人降低去篩檢的動機——因為不篩檢就不會知道,而這就與UNAIDS的「90-90-90」目標[3]有違。今年七月修正的危險性行為定義[4],雖已納入U=U的概念[5],然《愛滋條例》本身仍尚需調整,直到這個社會不再視病者為罪人。

此外,所謂一般人的日常,對有些人來說可能不是,比如異性戀可以和外籍配偶結婚,不用擔心被滲透、人口買賣、拖垮健保;異性伴侶可以共同收養小孩,不需先離婚再收養,或為了收養而不能結婚[6];異性不孕者可以使用人工生殖,不必遠渡重洋、動輒數十或數百萬的花費,這些對一般人而言看似本就該有的權利,同志伴侶卻被排除在外。又對跨性別者而言,一般人所不會注意到的日常生活小事——例如上廁所——可能都是每日必須面臨的挑戰,更別說求職、住宿等問題;對身障者而言,一出門可能面臨的是高低不平的騎樓、障礙重重的人行道,而被迫只能在危險的馬路上移動;對聽障者而言,每個人因防疫所須佩戴的口罩,都讓他們在判讀唇語或手語的表情上變得困難。而當我們能意識並理解到以上這些種種的不便,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友善的第一步。

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不論異同的日常都受到了影響,畢竟病毒不會挑人;但我們也可以發現,疫情爆發處往往是社會中最脆弱的地方。防疫需要資本,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居家辦公、分流上班,尤其需要與人接觸的產業都被迫暫停營業,至今尚有仍需關閉者。而社交空間的限縮、群聚的限制對同志社群的影響可能反而較大,畢竟不是每個同志都有在日常生活中出櫃,或在現實生活中有同志朋友。在以往聚會的地方被迫關閉後,可能便失去大部分與社群的連結;甚至若在家中未出櫃、或出櫃後家人尚不能接受者,當必須和家人終日共處一室時,壓力之大更是可想而知。

無論各行各業,你我的身邊都有同志的存在,同志也與社會大眾一同抗疫,不論醫護、警消、社工或第一線防疫人員等,都有同志的身影;同志也與大家一樣,努力防疫並期待生活回到疫情前的日常——又或者與疫情共存才是未來的日常——無論如何,我們仍期望:社會能創造友善的環境,並讓友善落實到日常之中,讓所有人都能以自己最自在的方式生活。第19屆臺灣同志遊行,縱使今年無法走上街頭,但我們用自我約束與社交距離做好防疫,同時也邀請大家,今年一起在線上用「心」走遊行,讓我們互相理解,並且更友善地對待彼此,讓心的距離更靠近。(引用自2021台灣同志遊行官網)

註解

[1]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下稱《愛滋條例》)第4條第1項:感染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拒絕其就學、就醫、就業、安養、居住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相關權益保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之。

[2] 即《愛滋條例》第21條:明知自己為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有共用針具、稀釋液或容器等之施打行為,致傳染於人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明知自己為感染者,而供血或以器官、組織、體液或細胞提供移植或他人使用,致傳染於人者,亦同。但第十一條第二項但書所定情形,不罰。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危險性行為之範圍,由中央主管機關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規定訂之。

[3] 90%HIV感染者都知道自己的HIV感染狀態;90%被診斷出HIV的感染者都有接受持續的抗反轉錄病毒治療;90%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都能被抑制。

[4] 《危險性行為之範圍標準》第2條:危險性行為之範圍,指未經隔絕器官黏膜或體液而直接接觸,且經醫學評估有重大傳染風險造成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之性行為。

[5] U=U:愛滋感染者在穩定接受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ART)後,健康狀態及平均餘命與常人沒有差異,且若血液中病毒量抑制在200 copies/ml(每毫升所含病毒複製數)以下,維持6個月以上,即稱為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也就是「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不會再透過性行為將愛滋病毒傳染給他人。

[6] 同志議題懶人包》同志可以收養小孩嗎?我可以, 我們不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遊行團體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北拉子Les Taipei、手天使/Handangel、為i篩檢&讓i發聲、挺身而出小組、徐老師的性愛教室、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台灣性諮商學會、長庚科大rainbow同趣社、紅樓部屋、彩虹平權大平台
愛‧舞赦 Bravo Dancer、台灣非營利組織產業工會、花蓮彩虹嘉年華、同窗會、
羅浮童軍人權興趣小組Taiwan LGBT Scouts、
中華民國童軍臺北市第410團-臺北彩虹童軍410團、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銘傳心理系性心理學課程、dentsuX貝立德、風城部屋、諸羅部屋、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中國醫藥大學學生會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高雄醫學大學巴塞拉性別友善社、陽明交大人社系系學會
RBs淡江彩船社、成大TO·拉酷社、中大性別小彩坊、mamak檔—大馬旅台同志會
愛自由計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時代力量、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
Gilead吉立亞醫藥、桃園市性別權益促進協會
綠色和平、渣打銀行、香港同志遊行、Deloitte、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台灣人權促進會
澳洲辦事處商務處、同寮、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婚姻與家族治療 所學會
民進黨婦女部、LesPark拉拉公園、Hotels.com
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 AZ)
陽明學生會、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元智大學學生會學生行政中心
彩虹城市管樂團 Rainbow City Symphonic Band、歐洲經貿辦事處
Dell Technologies、中華民國藥學生聯合會|PSA-TW
桃園彩虹野餐日、LEZS女人國、Biogen台灣百健、太古汽車、M.A.C
台灣民眾黨、臺師大性壇社、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Bi the Way‧拜坊、電影《生而為人》、BMS PRIDE Alliance、
台灣無性戀小組Taiwan Asexual Group、EMI教會、Pubu電子書城、台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
臺灣公衛學生聯合會、DIKE、gsk

贊助

白金級

銀級

花車及廣告贊助企業

(引用自台灣同志遊行官方網站)

最新故事

ms_MYBahasa Mela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