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性戀, 泛性戀, 多性戀, 全性戀, 類雙性戀 ,性別流動到底差在哪?

好吧,筆者要先承認,自己曾經對這麼多的名詞感到厭煩,也因此可以理解很多人的直覺反應是,就是男跟女兩種搞那麼多幹麻?這個在歐美已經成為一場文化戰爭,不過姑且不論事情的本質是否如右派人士認為的是文化戰爭,一個存在的東西,給個名子是很正常的反應,不過,名子的內涵,就必須靠你自己去理解或體會了(你也可以採取這一切都是胡說八道的態度,完全是你的自由)。
性取向是一個覆雜而多樣的光譜,超越了傳統的異性戀和同性戀的二元對立。近年來,人們對不同的性取向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和接受,包括雙性戀、泛性戀、多性戀、全性戀、Ambisexual 和流動性別。雖然這些術語乍一看很相似,但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對 “性的吸引力” 或單純 “吸引力” 的體驗和身份認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術語之間的區別,以幫助你更理解它們。

雙性戀(Bisexual)

雙性戀是異性戀和同性戀之外的最著名的性取向之一。它指的是,同時被男性和女性或兩種或更多性別的人所性吸引的人。雙性戀者可能會因人而異或因性別而異,而感受到不同的性吸引力。

泛性戀(Pansexual)

泛性戀指的是,他們能感受到來自別人的性吸引力,不管這個人的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或者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泛性戀者,能感受到順性男性或女性,以及跨性別(transgender)或非二元性別(non-binary)的性吸引力(基本上就是所有人)。

多性戀(Polysexual)

多性戀指的是被多種性別吸引但不是所有性別的人。多性戀者可能被男性、女性、非二元性別或其他性別認同的人所吸引,但不一定是全部,就是not all的概念,只感受到來自其中”幾種”性別的性吸引。

全性戀(Omnisexual)

全性戀與泛性戀相似,它指的是不管人們的性別身份如何他們都會感受到他人的性吸引的人。然而,全性戀也可能經歷基於其他非關”性吸引”因素的吸引,如人格特徵或身體特徵。

類雙性戀(Ambisexual)

類雙性戀指的是那些對男性和女性都能感受到吸引力,但不認同自己是”雙性戀”的人。這一術語比本列表中的其他術語使用得更少。

性別流動(Fluid)

性別流動是指一個人的性取向隨著時間的推移是靈活的。這意味著一個人的吸引力可以在其一生中發生變化,而不是固定在一個方向(這是可以想像的,有同性性經驗的人,日後不見得就會是同性戀)。

總之,雖然這些術語乍看起來很相似,但它們各自代表了吸引力和身份的獨特體驗。孔子說:「必也正名乎。」要能描述這麼多個體,這麼多時間片段,產生這麼多字彙,好像也是可預見的後現代現象。

重要的是,你體驗到了什麼?你體驗到了性吸引力嗎?還是其他吸引力?這個吸引力對你是什麼意義?這個吸引力說明你人格特質中的什麼東西?

下次你小鹿亂撞的時候,別緊張別害怕,你的體驗都是有名有姓的呢!

Sources

最新故事

hi_INहिन्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