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就使用涉及同性戀者的不當語言表達歉意

教宗方濟各就使用貶義詞談論同性戀牧師道歉

梵蒂岡城(美聯社)— 在最近的一次聲明中,教宗方濟各因使用了對同性戀不敬的詞語而向公眾道歉,這一行為再次引發了關於天主教會對同性戀牧師立場的廣泛討論。這次事件凸顯了教會官方教義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教會禁止同性戀男子進入神學院並成為牧師;另一方面,眾所周知,許多神職人員是男同性戀者,且許多LGBTQ+天主教徒希望能完全參與教會生活和聖禮。

梵蒂岡發言人馬泰奧布魯尼確認,方濟各的言論在5月20日閉門會議中向義大利主教發表後,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據報導,方濟各在會議上使用了義大利語中的貶義詞「基佬」來描述同性戀,這一言論隨即引發了爭議。

布魯尼在聲明中表示,教宗方濟各從未有意用仇恨同性戀的言語來表達自己,並對那些因他的言論而感到受傷的人表示歉意。然而,這一事件引發的關注超越了教宗使用的具體詞語,而是觸及了教會對同性戀神職人員的整體立場。

納塔莉亞·佩佩托利-李,曼哈頓學院宗教研究系主任,指出,教會堅持禁止同性戀男子擔任牧師的立場,忽視了許多有才華、獨身的同性戀牧師已經在教會中服務的事實。她認為,LGBTQ+群體似乎經常成為梵蒂岡,包括教宗的隨意目標。

方濟各過去曾因接觸LGBTQ+天主教徒而聞名,包括他著名的“我有什麼資格評判”評論,以及他對終止反同性戀立法的呼籲。然而,他偶爾的言論仍然引起了LGBTQ+社群及其支持者的不滿。

對於支持LGBTQ+天主教徒的組織來說,方濟各的道歉是一個積極的步驟,但他們仍然對教宗的基本立場和對同性戀神職人員的全面禁令提出質疑。他們呼籲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從人們自己的經歷出發,以深化對LGBT問題的理解。

這次事件再次凸顯了天主教會在接納LGBTQ+信徒方面面臨的挑戰,以及教會與現代社會價值觀之間的緊張關係。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天主教會如何調整其立場,以更加包容和接納所有信徒,將是一個持續的討論主題。

最新故事

hi_INहिन्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