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較少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芝加哥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子宮頸癌篩檢率低於異性戀女性

在最新的研究中,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揭示了一個令人關注的現象:芝加哥的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在接受最新子宮頸癌篩檢方面,相較於異性戀女性,顯得更為落後。這項研究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利用了芝加哥衛生部2020-22年對居住在芝加哥的5,000多名順性別女性的調查數據。這些女性年齡在25至64歲之間,且沒有子宮切除的病史。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檢是預防癌症的關鍵一步,這被定義為在過去三年內進行過篩檢。

研究發現,自認為異性戀的女性中,有77%的人表示了解最新的篩檢情況,而只有71%的女同性戀或雙性戀者表示自己了解最新情況。這個差距在有初級保健提供者的情況下顯著縮小。對於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來說,擁有初級保健提供者的重要性遠超過異性戀女性,這一點在研究中得到了強調。

研究的主要作者凱利·鮑曼(Kelley Baumann),是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婦女與性別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她指出,對於女同性戀和雙性戀人群來說,擁有初級保健提供者比異性戀人群更重要。鮑曼進一步解釋,其他研究表明,LGBTQ+族群的健康保險往往不如異性戀族群穩定,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會更頻繁地更換提供者,導致預約等待時間更長,或新醫生無法存取醫療記錄來查看是否需要接受篩檢。

此外,研究還按種族細分了篩檢率的差異,發現與異性戀白人女性相比,被認定為女同性戀和雙性戀的白人女性報告了解最新篩檢情況的可能性要低5%,但黑人女性的差距擴大到15%。這些數字凸顯了在性取向和種族之間存在的健康不平等問題。

鮑曼強調,研究結果凸顯了確保醫療保健提供者讓所有患者感到受歡迎和被傾聽的重要性。她希望醫療保健系統變得不那麼分散,這樣更換醫療服務提供者就不太可能導致篩檢延誤。

這項研究不僅提供了對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在接受子宮頸癌篩檢方面存在的差距的深入了解,也強調了改善醫療保健系統以滿足所有人需求的重要性。隨著這些發現的公開,有望促進更加包容和有效的健康保障措施,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必要的預防性健康照護。

最新故事

hi_INहिन्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