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恋学生人数减少:美国常春藤大学的LGBTQ+趋势(附图) | 布朗大学案例 | 美国新闻报道 – 看中国新闻网 – 海外华人关注的美国社会动态 | 肖然编撰

美國常春藤大學近4成學生認為自己是LGBTQ+,異性戀可能成少數

在當今社會,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的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特別是在教育領域。近期,一項針對美國常春藤盟校學生的民調結果引起了廣泛討論。根據《布朗大學每日先驅報》的報導,近4成的學生認為自己屬於LGBTQ+群體,這一比例幾乎是2010年的三倍。這一數據不僅遠高於全美成年人的平均水平,也引發了對當前社會文化趨勢的深思。

這項調查顯示,最大的增幅出現在自認為是雙性戀的學生中,比例激增了232%,而同性戀者的比例也有所上升。這種顯著的變化引起了不同的解釋和看法。一些人認為,這反映了校園文化對多元性取向的更加開放和接納,而其他人則將其歸咎於所謂的“社會傳染”。

在這背後,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因素在起作用。《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一書指出,共產邪靈透過破壞傳統教育和推廣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試圖斬斷人與神的聯繫,毀滅人類。書中提到,美國大學被左派意識型態主導,學生被灌輸無神論、進化論和物質主義等觀念,導致他們缺乏常識和責任感。

在傳統社會中,性和婚姻是不可分割的,但今天的性教育卻與婚姻脫鉤,違背了傳統的性道德。公立學校避免教育孩子婚姻以外的性行為是不道德的,社會也不再對青少年進行必要的規勸。這種情況導致了社會道德的普遍變異,尤其是在性觀念上。

這一趨勢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反思。一方面,社會對性別多樣性的接受度提高,反映了文化的進步和開放;但另一方面,這也可能反映了深層次的文化和道德危機。在這個多元化日益增加的時代,如何在尊重個人選擇的同時,保持社會的道德和文化價值,成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最新故事

arالعربية